徐玉贞:礼品市场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5-04-05 20:32:53 阅读: 36次

要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做细群众工作,深入实施城市秩序整治攻坚。

昭通日报社、昭通广播电视台、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开设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专栏,报道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庆祝大会的积极反响,刊发系列评论文章和系列报道,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反映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重要讲话的体会感悟。目前,全市各级党委(党组)进行了专题学习、专题研讨,全市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了宣讲,全市党委(党组)专题学习200余次,驻村工作队向群众宣讲4000余场。

徐玉贞:礼品市场何去何从

7月1日下午,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各级各部门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充分利用专题学习、专题宣讲、专题培训、专题研究和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学习,全面掀起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热潮。7月3日,刊发了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家伟《感恩奋进 担当作为 为实现昭通高质量跨越发展而不懈努力》的署名文章,在理论版刊发《扎西会议:中国革命启航新征程》《扎西会议和四渡赤水》等文章。7月1日,全市11919个党组织18.6万名党员和各族群众、中小学生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直播,收听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了全市各族人民的斗志,引领全市各族人民奋勇前进。党员干部群众收听收看。7月16日,市社科理论界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社科理论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讲话精神,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升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7月2日,市政府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市政府党组班子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推进讲话精神入脑入心、学以致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赋予昭通三个定位和做好四篇文章的目标要求,全力建设脱贫致富示范区,积极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努力打造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深入推进昭通高质量跨越发展五年来,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视察昭通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民生福祉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为全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推动广大农村脱贫发展的重要基础,按照以房找人、以户对房,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要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2万户(其中建档立卡户26.65万户),农村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9.25%和97.29%。巩固维护好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成果,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大国重器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即将全线封顶,世界首台百万千瓦水电轮发电机成功安装。

一部手机办事通上线运行,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电子政务外网全面建成,绥江政务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通过验收。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徐玉贞:礼品市场何去何从

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页岩气年产量达5867万立方米。生态宜居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开展美好生活示范村建设,以退出贫困村为重点,着力改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和民风民俗,围绕乡村布局优化、土地利用节约、特色产业发展,坚持从全面完善科学合理的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入手,高标准绘制村庄现状图、未来空间规划控制图、特色风貌控制图,推动简洁规范、通俗易懂、管用实用的村庄规划应编尽编。依托互联网+、电商等新业态,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有机衔接。健全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交通银行、红塔银行、华夏保险等8家金融保险机构落户昭通。

第五节 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推进万村整治为抓手,实施家园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景观亮化、环境净化、乡土文化六化工程,健全村庄保洁收费、用水收费、分片认管监督、疫情疾病防控等长效机制,创新设施管护模式,抓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规范处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四个一行动为总抓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徐玉贞:礼品市场何去何从

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开展法律进乡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共取消下放调整行政职权事项1308项。

第二节 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有效拓展,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脱贫致富示范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叙毕铁路建设扎实有序,昭攀、昭毕、昭六、东巧和沿金沙江5条铁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三个更加要求,坚持双统领双保障双推进,创新实践133工作思路,精准扣牢四粒扣子,突出做好四篇文章,打好打赢五大战役,困扰昭通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加快城市河道建设,充分利用渔洞水库余水进一步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整体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层次。第一节 高标准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昭通成为全国第五个中国文学之乡,建成昭通书院,新增公共文化设施6000余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鲁甸8·0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全面胜利,灾区生产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脱贫群众实现高质量转移就业,确保持续稳定增收。以5万亩洋芋帝国和100万亩规范化种植基地为带动,250万亩马铃薯正朝着昭通大洋芋、世界马铃薯、扶贫大产业的方向迈进,荣获世界马铃薯高原种薯之都称号。

加快《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修改与完善,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依托金沙江沿线资源,以沿金沙江铁路、公路和库区航运为纽带,联通巧家、绥江、永善、水富,打造沿江绿色经济带。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着力发展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载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推进中小型水库、润昭引水水系连通工程建设,解决区域性、工程性缺水问题。

11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74%,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被国务院确定为2019年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措施社会反映好的地方。

进入新阶段,昭通正由集中优势兵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振兴转变、由依靠上级资源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向发挥自身优势抓改革谋发展促跨越转变、由聚焦城乡面貌改造升级向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转变,三个转变推动昭通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第二节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壮大城镇主导产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形成资金、技术、企业和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赋予开发区多元承载功能,实现一体布局、联动发展,促进产城融合,促进重点开发区域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散乱污企业基本出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和黄标车全部淘汰,2020年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高原特色产业实现规模与质量、品牌与效益同步提升。

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创造性突破。成功举办中国马铃薯大会、昭通苹果展销会暨昭阳红品牌发布会、第八届川滇黔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携手金融共建滇东北城市明珠推进会、中国金沙江奇石艺术博览会、书香昭通、苹果之城2020年昭通苹果文化暨全民阅读周等活动,积极组团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南亚博览会等会展活动。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模式,全面推进法治昭通、平安昭通建设,《昭通市城市管理条例》《昭通市城市河道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市两级法院、检察院上划管理,扫黑除恶三年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增强,依法治市进程全面加快,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逐步妥善化解。在镇雄、彝良、威信、盐津、大关、永善、绥江、水富8个县市突出打造高标准、规范化笋材两用竹产业,同步发展天麻、花椒、核桃、水果、食用菌、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猪、肉牛、肉羊、优质家禽等特色养殖产业。

苹果种植面积达75万亩,建成10万亩高标准苹果产业园,昭通苹果入选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综合产值达100亿元。第二节 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

以70万吨水电铝、水电硅为引领,以页岩气、磷矿勘探开发为支撑,布局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综合服务配套区,推动昭阳、鲁甸、水富开发区以主导产业为核心构建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坚持立足实际融入和服务大局大势。

5家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新四板、香港联交所,企业上市实现零的突破。用好找政府APP平台,建立完善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机制、扶志扶智推进机制,及时将有返贫和致贫风险的人口纳入帮扶范围,细化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上一篇: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五个问题

下一篇:郎咸平:没有萧条的行业,李嘉诚的排兵布阵告诉我们什么?

Tag: